“東方物語”展覽現場,郭子龍作品《竹林》 不銹鋼 2014年2017年2月24日下午,由中國美術館自主策劃并主辦的2016年全國美術館優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東方物語——亞洲青年藝術家邀請展”開幕,展出了17位亞洲青年...
“東方物語”展覽現場,郭子龍作品《竹林》 不銹鋼 2014年
2017年2月24日下午,由中國美術館自主策劃并主辦的2016年全國美術館優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東方物語——亞洲青年藝術家邀請展”開幕,展出了17位亞洲青年藝術家的最新作品20余件,旨在探討處于全球化浪潮中的亞洲,當代藝術家如何使用藝術語言探尋與西方及全球的對話方式,如何將東方的傳統文脈傳承體現在藝術作品中,亞洲特殊的東方精神如何在當代語境中生長。
郭子龍作品《竹林》(前)與許宏翔繪畫作品《風景》(后)
展覽作品的形態包括繪畫、裝置、影像、雕塑等,在展覽中,觀眾可以領略多元豐富的亞洲當代藝術的獨特魅力,感受亞洲青年藝術家們與眾不同的創造力。值得一提的是,展覽突破常規的展陳模式,突出建構具體作品與展示空間之間、作品與作品之間的關聯,呈現出了當代藝術創作的多元性和豐富性。
雷磊 《一個人的美術電影制片廠》 影片裝置 2016年
策展人柳淳風解釋了展覽主題“東方物語”的內涵:一方面旨在展現亞洲藝術家觀察當下社會現實的獨特態度,作為知識分子的藝術家并非直接表達他們對現實的關注,而是用水中撈月、以柔克剛、刻意模糊的方式來表詮釋觀察,這是東方文人特有的方式,更是延續傳統文脈的堅定立場;另一方面,“東方物語”也試圖傳達一種方法論的思考,“物”作為此次展覽的隱性線索,在整體的藝術語言上彰顯藝術家對材料、空間、尺度及其與本我關系的表征。突出的“手工感”、“工匠性”是展覽的特殊面貌。
柄澤健介(日本) 不變的地平線系列II(之六)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中國美術館是國家最高美術殿堂,肩負加強國際國內交流、促進當代藝術創作的文化職責,該展的舉辦正是落實這一文化職責的具體措施之一。“物”作為此次展覽的方法論線索,彰顯了青年藝術家對材料、空間、尺度與自身本我關系的表征。展覽中亞洲青年藝術家前衛的構思、豐富的想象,細膩的觀察,經由豐富多樣的藝術語言展現了傳統東方文化與全球化的現代文明的匯聚與交融。
柄澤健介《共振之一》與王禮軍作品《童話》
此次展覽是文化部組織的“2016年全國美術館優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展覽項目的一部分。“東方物語——亞洲青年藝術家邀請展”的策劃與舉辦,體現了中國美術館對青年藝術發展的支持與推動。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5號展廳,將持續至2017年3月5日。
黃彥 《我的映像》(局部),在365天中每天以身邊物品為畫布創作一件作品
唐鈺涵 《白虎抬尾》 鋼板、山西黑花崗巖
黃薇(中國臺灣) 《寤寐》 真絲
溫凌 《排球猴》、《熊貓人》
?
下一篇:“它山之石”展覽拉開紀念張仃誕辰一百周年活動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