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時2015春拍看點:三件宋代書畫均被認定為一級文物,宋代書畫
北京匡時2015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即將拉開帷幕。5月12日,北京匡時在京召開2015年春拍新聞發布會。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宋史專家虞云國,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歷史學教授、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龔延明,著名旅日書畫修復裝裱專家、漢和堂修復裝裱研究所所長陸宗潤、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副總經理謝曉冬等均出席了本次活動。
《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
北京匡時副總經理謝曉冬首先介紹了本次春拍的概況,并重磅推出三件宋代書畫巨獻:《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司馬掣嬪懟泛汀堵雷媲告身》。宋代書畫傳世罕見,大部分已被博物館收藏,能在市場上流通的精品可謂鳳毛麟角,一旦出現便是市場關注的焦點。這三件宋代書畫均被北京市文物局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匡時春拍。
《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清宮舊藏, 《石渠寶笈》第六卷著錄,在南宋末年經何夢然收藏,1922年被溥儀以賞賜溥杰名義盜運出宮,后流往國外,顛沛七十余年后重回故土,甚為可貴。另外兩卷,宋《司馬掣嬪懟貳《呂祖謙告身》,均為難得一見的書法珍寶。中國古代的告身,是官人任官授職的公文憑證。告身在唐宋時期最為流行,宋代之后逐漸銷聲匿跡。唐宋時期的告身書法,存世頗為稀少。到了元代,統治者“下令凡收藏宋告身者 , 悉投水火 ,有妄訐者 , 坐死”。所以這些前朝文物經此一劫,存世稀如星鳳,更加上時間世事的消磨,能夠流傳至今的宋代告身就更為稀有。此次春拍所呈現的《司馬掣嬪懟肺林朗庵舊藏,司馬匙旨舅跡為司馬光家族曾孫。乾道二年(1166),為建康總領。呂祖謙為宋代名臣,與朱熹、張蚱朊,同被尊為“東南三賢”,“鼎立為世師”,是南宋時期最著名的理學大家。其告身書于淳熙五年(1178),時呂祖謙四十二歲。
《宋司馬掣嬪懟
《宋呂祖謙告身綾本手卷》 淳熙五年(1178)作
北京匡時董事長董國強致辭:今年春拍我們有幸征得三件宋代書畫作品,文物局給我們的批復是:這三件作品均為國家一級文物。《四獵騎》過去曾經出現過拍場,當時老一輩古代書畫鑒定專家們的意見就比較一致,宋代無疑。市場也給出過答案,在當時都是比較高的價格成交。這次再現拍賣場,我期待能有更好的表現。而兩件南宋告身,由于缺少可供比較的資料,過去幾乎沒有見過類似的作品,所以,在接到文物局定為一級文物的批復后,我們組織了宋史專家、書法研究專家和古代書畫修復專家共同參與的研討會,一方面請他們從多方面論證,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將珍貴的文物呈現給史學界,希望能對我們的歷史文化研究有所幫助。
文書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根據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研究,同世界其它地區相比起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點,就是發達的文官制度。“以文書治天下”是中國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西方社會直到近代才有了文官制度。文書的規制不僅能夠反映政治制度,更能反映出制度運行的具體流程。現存古代中央機構的文書非常少見,此次發現的兩件宋代著名官員的官告,書儀格式保存完好,對學術界、文化界研究探討宋代官制及其運行提供了極其寶貴的第一手文獻。已經引起國內外宋史學界極大重視。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宋史專家虞云國說:南宋告身我這是第一次看到實物,研討會上鄧小南說上海博物館有一件南宋《王佐告身》,她也只是見過影印件。據我的了解,還有三件告身傳世,都藏在日本。呂祖謙是宋代著名理學家,他的這件告身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學價值;司馬呈敲人之后,從書法角度,藝術造詣也非常令人驚嘆。這兩份告身也印證了宋代書法的水平。它們的面世也與2011年出土的《徐謂禮告身謄寫本》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同時也為宋代官職和任命程序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料。
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歷史學教授、古典文獻學博士生導師龔延明提出四點:第一,到目前為止,南宋官員的官告,這是首次對社會公布。我專門研究宋代官制,所以看到這個告身我很激動、很興奮。這兩件官告的面世可以說是拍賣公司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第二,它的價值對于研究“命詞”制度意義重大。第三,我研究官制,過去只是從文獻上了解官員任命的程序,今天看了原件解決了研究中的很多問題。第四,這卷告身可以證明浙江省武義縣出土的《徐謂禮文書》的價值,格式和規范完全相同,出土的雖然是個抄本,不是原件,也被定為一級文物,可以說和這兩件告身互為佐證。
古代書畫修復專家陸宗潤從呂祖謙告身上找出“文思院官制綾”暗紋,他從書畫修復的角度分析、闡釋了裝裱和修復對于作品顏色的影響,并結合綾、墨、印泥等材料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下一篇:中國富豪為何鐘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