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香港秋季拍賣8.22億港元收槌,保利香港拍賣 秋季拍賣
保利香港2014年秋季拍賣于10月7日圓滿結束,總成交額達8.22億港元,拍賣現場盛況空前。
(香港,2014年10月8日)?C?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保利香港」)2014年秋季拍賣今日圓滿收槌。經過三日激烈的競投,本季共12場專場的總成交額為8.22億港元。七大部門中,共有十多件拍品超過1,000萬港元成交,其中多件拍品刷新藝術家個人紀錄,再次體現亞洲藝術市場的強勁勢頭。
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旭先生表示:「兩周年的拍賣會吸引了不少對國際拍賣會一向持觀望態度的國內藏家,實現了保利香港成為世界藝術品交流平臺的愿景。本季所創的佳績包括,崔如琢《百開團扇》近1.3億港元成交;中國書畫名家徐悲鴻的《巴人汲水》以高出低估價四倍成交;曾梵志的《安迪???沃荷肖像》經過多輪競價最終以1,947萬高價成交;31.01克拉鮮彩黃色鉆石配鉆石戒指以超過2,000萬成交;此次拍前就受追捧的銅鎏金觀音菩薩像以1,416萬港元高價成交。隨著本次保利香港的圓滿結束,我們會再接再厲,為來自全球獨具慧眼的藏家提供最頂尖的藏品和專業的服務。」
曾梵志的《安迪 ? 沃荷肖像》經過多輪競價最終以1,947萬高價成交
保利香港拍賣行執行董事張益修先生表示:「保利香港致力成為亞太區最具活力的拍賣平臺,本次秋拍成績斐然,無疑是對我們的有力肯定。藏家們對于藝術品的興趣更加多元化,同時增加了對其他地區及門類的藝術品的關注。為響應不斷增加的海外買家群的需求,鼓勵海外藏家更踴躍參與競投,我們專誠邀請了資深英國拍賣官主持『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專場,現場買家競投反應熱烈,進一步肯定了保利香港的國際地位。」
「中國當代水墨部門」三個專場包括「中國當代新水墨」、「中國當代經典水墨」、及「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專場[III],成績欣然。藝術家范曾目前市場上畫幅最大的作品《畫龍點睛》以1,770萬港元高價成交;《觀滄海》拍得330萬港元。經典水墨類別賈又福的《蹊山牧趣》以142萬港元成交;新水墨方面的當代新工筆類別徐累的《池》亦以130萬港元成交。本次秋拍,部門以「藝術家專題項目」的方式深入探究多位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的成長經歷,反應空前,其中李津的《饕餮假日》以118萬港元成交。
中國當代水墨部主管唐麗麗女士表示:「本次秋拍的表現令人滿意,重點拍品受藏家青睞,最終成交金額達到我們的預期價格。當代經典水墨專場拍品受到追棒,如范曾的《畫龍點睛》和《觀滄海》均以高價成交,經典水墨類別則依然保持穩定上升的趨勢;同時新水墨方面的當代新工筆類別也表現突出,如徐累的《池》、秦艾的《偶相逢》均有理想的成交金額。這次拍賣我們亦欣喜見到來自歐洲等地的藏家爭相競投高價拍品,這彰顯了當代水墨板塊在國際市場上的穩健增長。」
「中國近現代書畫部門」拍賣成績亦非常理想,多件拍品均超出估價成交,獲場內藏家的熱烈追棒。其中重點作品徐悲鴻的《巴人汲水》以720萬港元拍出,高出低估價四倍成交;潘天壽的《山中一夜雨》拍得407萬港元,超出低估價五倍;徐悲鴻的《四喜圖》最終以472萬港元售出,超出低估價六倍。
中國書畫總監羅戈弟先生表示:「本次秋拍部門對征集的作品進行了仔細的分類,其優異的結構性得到了藏家熱烈的反響。眾多拍品是來自美國、歐洲、東南亞等海外藏家的珍藏,是經過多年的沉淀后,首次出現在拍賣市場的作品。本次秋拍的總成交額令人欣喜,表現了這類作品在市場的熱切需求。」
此次秋拍體現了亞洲現當代藝術市場的持續走高,「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部門」成交額取得1.76億港元的佳績,高于100萬港元成交價的作品共35件。多件博物館級別的作品均以超出估價的高價成交,當中曾梵志的作品《安迪?沃荷肖像》以1,947萬港元位列全場最高價拍品;李山《胭脂》以1,121萬港元創下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的第三高價;趙無極《13.05.75-18.11.77》與朱德群《幻想曲》表現亮眼,常玉《白瓶內之海芋》受到藏家熱烈追捧,以1,475萬港元成交,高于拍前低估價近三倍。陳文希《鷺鷥》以354萬港元創下藝術家彩墨作品的世界紀錄。此外,國際藏家積極競拍「中國先鋒派專題」,顯示中國早期前衛藝術受到關注,袁遠《夢幻客輪3》以80萬港元刷新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現當代藝術中傳承有序的頂級佳作亦備受推崇,顯示藏家的收藏方向已進入到追求學術性的專業階段,亞洲藝術市場邁入多元化的持續發展軌道。
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部門主管龔若靈表示:「本季的現當代藝術拍品囊括了亞洲多個地區的重要藝術家,此類作品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擁有不同的本地特色。我們試圖通過呈獻中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區藝術家的作品來展現一幅亞洲藝術史的藍圖。其中中國先鋒藝術概述了中國藝術史上大膽激情的時期,呈獻了多元的想法和創造力,這一類作品在本次秋拍的表現十分亮眼。我們部門會繼續努力呈獻最多元的藝術品,以滿足現今市場對跨地域收藏的廣泛需求。」
「中國古代書畫部門」整體成績令人滿意,并以高于拍前估價近兩倍的8,600萬港元總成交額收槌。其中,明清文人作品尤為突出,體現了藏家對此類作品的高度關注。趙之謙的《行書四屏》經過長達十幾輪的激烈叫價之后,最終以1,062萬港元成交;八大山人《鷺石圖》以708萬港元售出,金農的《幽蘭圖》也以590萬港元成交。此外,多件作品均以超出估價數倍的價格拍出,如桂馥的《隸書龍門對》9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413萬港元成交;而石濤的《致八大山人信札》以8萬港元起拍,經過現場與電話競投的多位買家激烈叫價后,最終以超出底價十六倍之多的129.8萬港元成交;另有法若真的《行草書詩》以起拍價過多倍之53萬港元成交。中國古代書畫部門主管楊曦表示:「本次秋拍,手卷、冊頁、書法等作品成績斐然。我們欣見除了一向受歡迎的清代宮廷繪畫繼續受到追捧外,亦越來越多藏家開始關注明清代的書法和繪畫。明代的名人書畫存世較少,相信會繼續成為藏家關注的焦點。」
「珠寶及鐘表部門」分為「珍貴鐘表」和「璀璨珠寶」兩大專場,總成交額超過1.34億港元,彰顯香港作為亞洲珠寶及鐘表中心的地位。「璀璨珠寶」專場中,31.01克拉鮮彩黃色鉆石配鉆石戒指以高于2,000萬港元售出,成為場內最高價的拍品。而緬甸天然滿綠翡翠手鐲也以高于1,000萬港元的高價售出,此外亦有數件寶石及翡翠類拍品以超過1,00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鐘表方面,古董鐘拍品表現亮眼,卡地亞的寶石水晶神秘鐘與Marcus?&?Co.?琺瑯中國風格座鐘均以177萬的全場最高價售出,同時和James?Cox為中國市場制作的精美黃金及瑪瑙迷你座鐘均以逾百萬價格售出。珠寶及鐘表部門主管于文浩表示:「本次我們為廣大藏家精心挑選了珍稀的寶石,部分更出自國際設計品牌,涵蓋古董珠寶、彩鉆及翡翠首飾等,來自華人珠寶藝術大師的作品高價成交,新銳設計師白玉作品表現不俗。我們看到頂級稀有的寶石類拍品繼續受到收藏家與珠寶投資者的認可和追捧。鐘表方面,設計獨特的腕表繼續得到資深藏家的青睞,無底價特色拍品成交喜人,越來越多的藏家開始關注制作精美的古董鐘及為中國市場而訂制的珍稀時計藝術品。」
「中國古董珍玩部門」共有3個專場,分別是「中國古董珍玩」專場、「東渡,西來」―?禪林名僧墨跡與中、日、韓佛教美術專場,以及「稽古」-?宋代瓷器、銅器和石雕專場。當中,最高價作品為銅鎏金觀音菩薩像以1,416萬港元成交;?「稽古」-?宋代瓷器、銅器和石雕專場,北齊石雕釋迦牟尼立像起拍價為280萬港幣,經過超過多輪競價最終以732萬高價成交。同時一件東魏至北齊的石雕盧舍那法界人中像更以高出低估六倍的價格成交,讓「法界人中」這一鮮為人知的題材再現于佛教藝術收藏領域?;?元代楚石梵琦的《行書書法》以224萬港元的最高價成交,體現了藏家對流傳海外日本寺廟及貴族的禪林高僧的珍貴墨跡的濃厚興趣。部門整體成交額為近1億港元。
中國古董珍玩部門專家杜紀波表示:「本次秋拍部門首先呈獻的佛教專場表現突出,體現了藏家對這類作品的高度關注,我們期待明年的春拍能夠再一次加強這類拍品的征集。」
中國古董珍玩部門專家慕文泊表示:「宋瓷、銅器及高古石雕取得的成績,充分體現了保利香港中國古董珍玩部對市場的準確把握,以及我們對中國文化深切的學術關懷。由此我們希望在明年春拍中給廣大藏家提供更多的文化面向,使拍賣超出商業場域,從而提供更寬廣的藝術文化觀想。」
「中西名酒珍釀部門」自今年春季首次開拍后,本次秋拍成績依然不俗,反映了廣大藏家對酒類藏品的殷切需求,總成交價較春拍增長35%。其中封面拍品:麥卡倫50年-1928單一麥芽威士忌以超出估價的44萬8千4百港元成交,成為部門最高成交價的拍品。而日本威士忌輕井澤1960也以29萬5千港元的高價成交。中西名酒珍釀部專家鄭昀曦表示:「現今日本威士忌在市場上備受藏家注目,特別是已關廠的輕井澤和羽生酒廠,而蘇格蘭威士忌如麥卡倫及其他品牌的老酒及珍稀版本也持續被資深藏家追捧。本次拍賣中,高粱酒與茅臺的表現依舊亮眼,其藏家主要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我們看到市場的熱切需求,將繼續為藏家呈獻更豐富門類、優質的中西名酒。」
下一篇:保利香港晚間拍賣成交額超1.7億港元